香港小一入學申請及名校面試流程

香港小一面試是許多學校(特別是名校)錄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旨在評估學生的語言能力、社交技巧、行為表現以及與學校文化的契合度。以下是香港小一入學申請時間表及面試的常見流程:

香港小一入學申請時間表及面試的常見流程

香港小一面試的流程因學校而異,但大多數名校遵循以下階段,針對5至6歲的幼童(K3升小一)。流程通常分為申請階段面試階段結果公布與註冊,以下是詳細說明:

1. 申請階段(9月至11月)

  • 提交申請表

    • 家長需在指定期間(通常9月初至10月)提交小一入學申請表,通過學校網站或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Primary One Admission System, POAS)。

    • 申請材料包括:學生照片、出生證明、幼稚園成績表、家長問卷、推薦信(若需要)等。部分名校(如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可能要求家長提交教育理念陳述。

    • 例如,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汪錦輝中小學要求提交學生近照、身份證明和幼稚園成績單。

  • 學校篩選

    • 學校根據申請資料篩選合資格的學生,優先考慮有兄弟姐妹在校就讀、父母為校友或教職員的申請者(「自行分配學位」階段)。

    • 名校如喇沙小學可能根據學生的幼稚園背景或家長問卷進行初步篩選。

2. 面試階段(10月至12月)

大多數名校會進行一至兩輪面試,形式包括個人面試、小組活動或親子面試,持續約15-30分鐘。以下是常見流程:

第一輪面試(10月至11月)
  • 形式

    • 小組活動(6-8名學生):孩子參與類似幼稚園課堂的活動,由2-3名教師觀察。活動包括遊戲、講故事、畫畫或簡單任務(如拼圖、積木)。

    • 個人面試:孩子與教師一對一互動,回答問題或完成任務(如認字、閱讀、數數)。

    • 例如,哈羅國際學校香港分校會設置多站式活動(carousel of activities),讓教師觀察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現。

  • 評估內容

    • 語言能力

      • 中文認字:孩子需認讀單字(如「書」、「狗」)、詞語(如「太陽」、「蘋果」)或短句(如「我愛吃飯」),通常用廣東話(Jyutping拼音,如「書 syu1」),雙語學校可能要求普通話(Pinyin,如「書 shū」)。名校可能測試100-150個漢字,參考前述150個漢字清單。

      • 英語能力:國際化名校(如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拔萃女小學)可能要求孩子回答簡單英語問題(如“What is your name?”)或認讀英文單詞(如“dog”)。

    • 社交與行為

      • 教師觀察孩子是否能遵循指令、與同伴合作、表現禮貌(如說「請」、「謝謝」)以及自信程度。

      • 例如,孩子可能被要求分享玩具或回答情境問題(如「如果同學跌倒了,你會怎麼做?」)。

    • 認知與邏輯

      • 簡單數學(如數數、比較大小)、圖形配對或故事復述,測試孩子的邏輯思維和注意力。
  • 家長參與

    • 部分學校(如喇沙小學)可能要求家長陪同或單獨面試,討論教育理念、對學校的認識或家庭支持。
第二輪面試(11月至12月,部分學校)
  • 形式

    • 一對一面試:針對第一輪表現優秀的孩子,進行更深入的評估,可能涉及更複雜的問題或任務(如閱讀短文、造句)。

    • 親子面試: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教師觀察親子互動和家庭價值觀是否與學校契合。

    • 例如,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汪錦輝中小學的第二輪面試聚焦親子關係和家長支持。

  • 評估內容

    • 更深入的語言測試(如用「狗」造句或描述圖片中的「公園」)。

    • 英語對話能力(如“Tell me about your family”),特別在雙語名校。

    • 學校文化契合度,例如宗教學校(如瑪利諾修院學校)可能詢問道德問題(如「你會幫助朋友嗎?」)。

3. 結果公布與註冊(11月至次年6月)

  • 結果公布

    •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結果通常在11月中旬公布(如2024年11月18日)。家長通過學校網站、電郵或教育局的「小一入學電子平台」(ePOA)查詢結果。

    • 例如,香港大學同學會小學於2024年11月19日公布結果,成功申請者收到「錄取通知書」,候補者收到「候補通知」。

    • 未獲錄取的學生可參加「統一派位」階段(次年1月),由教育局根據校網和隨機抽籤分配學位,結果於6月初公布(如2025年6月4-5日)。

  • 註冊

    • 成功錄取的學生需在指定日期(例如2024年11月20-21日)到校註冊,提交所需文件(如出生證明、住址證明)。

    • 未註冊的學位將重新分配給候補學生。

名校面試的具體特點

香港名校(如喇沙小學、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拔萃女小學等)的小一面試要求較高,以下是針對名校的具體特點,結合您對「香港名校面試清單」的關注:

  1. 認字要求

    • 名校期望孩子認識100-150個漢字,包括單字(如「書」、「狗」)、詞語(如「學校」、「太陽」)和短句(如「我愛學習」)。前述150個漢字清單已涵蓋這些需求,適合名校準備。

    • 測試形式包括:

      • 單字認讀:展示「手」,孩子讀 sau2(廣東話)或 shǒu(普通話)。

      • 詞語認讀:讀「蘋果」 ping4 gwo2 / píng guǒ

      • 短句閱讀:讀「我有一隻貓」,並指認「貓」。

      • 看圖說字:展示狗的圖片,孩子說「狗」。

    • 雙語名校(如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可能要求孩子將中文詞彙與英文對應(如「狗」與“dog”)。

  2. 語言能力

    • 廣東話:主要測試語言,孩子需正確讀出漢字並理解字義(如「書」是「讀書的書」)。

    • 普通話:雙語學校(如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可能要求普通話發音,尤其在普通話課程強的學校。

    • 英語:國際化名校(如拔萃女小學)測試簡單英語對話(如“What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或詞彙認讀。

    • 例如,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可能要求孩子用英語介紹自己,並用廣東話或普通話讀短句。

  3. 社交與行為

    • 名校重視孩子的社交技能(如與同伴分享、回應教師問題)和行為禮貌(如說「請」、「謝謝」、保持眼神接觸)。

    • 教師觀察孩子在小組活動中的合作能力,例如是否願意輪流玩玩具或幫助同伴。

    • 例如,瑪利諾修院學校可能通過道德問題(如「你會幫助朋友嗎?」)評估孩子的品格。

  4. 親子與家長面試

    • 名校如喇沙小學、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常要求家長參與面試,討論教育理念、對學校的認識或家庭對孩子的支持。

    • 教師可能觀察親子互動,例如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回答問題,評估家庭與學校價值觀的契合度。

  5. 其他評估

    • 認知能力:簡單數學(如數到20、比較「大」「小」)、圖形配對或故事復述,測試邏輯和注意力。

    • 創造力:孩子可能被要求畫畫、講故事或描述圖片(如「公園裡有什麼?」),展示想像力和表達力。

    • 學校文化契合:宗教學校(如瑪利諾修院學校)可能強調道德詞彙(如「愛」、「心」),而國際化學校(如拔萃女小學)注重英語和全球視野。

總結

  • 小一面試流程

    1. 申請階段(9月至11月):提交申請表,學校篩選合資格學生。

    2. 面試階段(10月至12月):第一輪小組活動或個人面試,第二輪(部分學校)深入面試或親子面試,測試認字、語言、社交和認知能力。

    3. 結果公布與註冊(11月至次年6月):11月中旬公布「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次年6月公布「統一派位」結果,成功者按時註冊。

  • 名校特點

    • 認字要求高(100-150個漢字),涵蓋單字、詞語和短句,廣東話為主,部分學校要求普通話和英語。

    • 重視社交禮貌、行為表現和親子互動,宗教學校注重道德價值,國際化學校強調英語和全球視野。

  • 準備建議

    • 掌握150個漢字清單,通過認字卡、遊戲和繪本練習。

    • 訓練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發音,模擬小組活動和問答。

    • 家長了解學校文化,保持積極態度,支持孩子自信表現。

相關文章:

小一面試必備:英文常用字清單

小一面試必備:英文問題範例

小一面試必備:中文認字常用字清單

小一面試必備:面試內容懶人包

小一面試必備:面試當日流程、面試前準備

小一面試必備:中文問題範例

小一面試必備:常見數學題

小一面試必備:創意任務題型

小一面試必備:常見畫畫題目

小一面試必備:常見情境題

小一面試必備:看圖說故事

小一面試必備:學校問家長的題目

小一面試必備:製作Portfolio

小一面試必備:提交申請短片

Recent posts

【高效學習法】什麼是80/20法則?如何讓效率大幅增加?

【高效學習法】什麼是80/20法則?如何讓效率大幅增加?

80/20法則,也稱為帕累托原則(Pareto Principle),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提出的。它指出,在許多情況下,80%的結果來自20%的原因或努力。換句話說,大部分成果(80%)通常由少數關鍵因素(20%)決定。這個原則廣泛應用於經濟、管理、時間管理和學習等領域。

【幼兒教育】小朋友鬧情緒,家長應該怎麼做?

【幼兒教育】小朋友鬧情緒,家長應該怎麼做?

有不少家長都遇過類似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商店或商場看到喜愛的玩具後,不斷要求買玩具,甚至是哭鬧起來,引起旁人的眼光。家長不想縱壞孩子,但又不想孩子繼續吵鬧影響到別人,家長應該怎樣處理呢?其實,幼稚園孩子(約3-6歲)鬧情緒是很常見的行為,這是因為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完全發展。家長需要以耐心、理解和引導的方式應對,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同時保持親子關係的和諧。下面會解說一下,一些通用的應對策略。

小一面試家長問題:說說你孩子的優點和缺點|該如何回答?

小一面試家長問題:說說你孩子的優點和缺點|該如何回答?

在小一面試中,學校問家長「小孩有什麼優點和缺點?」的目的是了解家長對孩子的認識、育兒理念以及家庭與學校價值觀是否契合。回答時應真誠、具體並展現對孩子的理解,同時避免過分誇張或負面印象。下面會說說,應該如何處理這類問題。